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,中国不少老年人逐渐成为加密货币诈骗的受害者。尽管对区块链技术了解甚少,他们仍然轻易提取养老金进行投资,陷入诈骗陷阱。
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,越来越多冒充区块链技术的诈骗项目专门瞄准老年人群体。60岁的小朱女士的经历尤为典型。她在一次“研讨会”中,受到所谓知名公司区域总监的邀请,会议上与会者分享了复杂的金融知识,并向她发送了区块链相关材料。小朱女士对此产生浓厚兴趣,因不懂如何使用智能手机,便将3万元人民币(约4,180美元)交给他人代为投资。
最初,她从投资中获利2万元人民币(约2,786美元),这让她更加坚信投资的可行性。最终,她将全部养老金投入,不久后,她的账户被锁定,投资方也失踪。
专家指出,这类投资本质上是一种“拿后人先付钱”的模式,早期投资者可以获利,而后来的投资者则面临亏损。小朱女士在第一次受骗后,继续购买NFT,试图以此挽回损失,结果又借了25万元人民币(近3.5万美元)加入更大规模的诈骗组织。
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尤其普遍,许多受害者损失惨重,甚至高达1000万元人民币(约14万美元)。
福建、山东等地的监管部门已对非法虚拟货币投资基金发出警告。专家们反复强调,大多数此类“区块链”项目实际上没有任何实际价值,代币未在主流交易所上市。诈骗者常用“驴和胡萝卜”的手法,让受害者误以为利润触手可及,实际上却是无望的幻想。
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对高收益投资的兴趣上升,类似的诈骗事件可能会继续增加。专家建议,老年人在面对承诺高回报的投资时,务必保持警惕,尤其是来自不明来源的活动。投资前应仔细研究,避免被虚假的承诺所诱惑,并在做出重要财务决策时咨询专业人士。